SOME RECOMMENDED WORKS

(仅部分图片资料)
如果你想要清晰完整的作品图片,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联系,无偿提供

   
Gustave Doré
古斯塔夫 ·多雷

2024-2-15
Authored  by  CHEN XY


成为“艺术家”,在我看来很难通过“ 勤能补拙 ”来实现,“ 天赋异禀 ”往往才是先决条件。如果要将“ 天赋异禀的艺术家 ”用来形容一个人,那古斯塔夫·多雷似乎再合适不过。相比于故事里常见的那些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,多雷5岁时便有成熟的创作,16岁毛遂自荐在杂志社开始职业生涯,并迅速成为法国最为昂贵的商业画家,终其 一生都相当富有、辉煌。如果有人和我说成为艺术家就要经受苦难,艺术与金钱商业不能兼容,那在我看来就有些一厢情愿味道了。

收回话题, 如果问我喜欢哪些艺术家,那古斯塔夫·多雷必定位列其中。 至于为什么,一方面是在于多雷作品中优秀的“ 语-图 ”互文关系表现,这一点我认为归因于多雷的作品大多是为文学作品创作的插图,从1854年拉伯雷的《巨人传》开始,到《圣经》、但丁《神曲·地狱篇》,以及后来的弥尔顿的《失乐园》 《唐吉诃德》等,都堪称“文学与插图的绝配”。在阅读文字作品的时候,经常会有一个观点叫做“想象”,这是一种间接的视觉转换,是文字在脑中形成视觉图像的过程。而版画插图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关闭了想象的空间,并以一种直接的形式提供给阅读者。这样为观众构造出一种直观的、更为沉浸的故事体验,相较于自己自由创作,我认为难度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,显然古斯塔夫·多雷做得很是出色。

这种故事性,符号学,什么作品包含的浪漫主义,哥特色彩,就是说不完的内容,
像是周丁一的《多雷《圣经》插图本的“语—图”互文关系研究》、陈子杨的《从多雷插图《乌鸦》浅析哥特式与浪漫主义的关系》这些论文期刊都有阐述,相比之下我的认识就只能是不专业也不准确的。所以另一方面为什么我会喜欢多雷就很是简单——我是个不折不扣的魂系玩家,从血源到魂再到艾尔登法环,这种西幻,黑暗的视觉风格只能说是心头好。而多雷的作品就从《国王之歌》 系列来说,在视觉上任何一个魂系玩家都会有眼熟的感觉,想来宫崎英高老贼也是有所借鉴。

《国王之歌》

所以还是那句话“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评价总是复杂和主观的”,虽然古斯塔夫·多雷在他的时代并未被法国主流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,但在我看来古斯塔夫·多雷简直太对味啦,太有感觉啦!


RECOMMEND WATCHING/READING

01、《多雷《圣经》插图本的“语—图”互文关系研究》——周丁一

03、《沉郁的哥特:为大家介绍19世纪的版画家古斯塔夫·多雷》——SSADY 作者:机核GCORES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11239941/?from=search&spm_id_from=333.337.0.0 出处:bilibili


02、《从多雷插图《乌鸦》浅析哥特式与浪漫主义的关系》——陈子杨